
一个电话挽回近亿损失 涉31省市“盗骗改洗销”大案破案
来源:尚标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:2016-12-14 04:08:00 浏览:2950
(原标题:一个电话挽回近亿损失 涉31省市“盗骗改洗销”大案破案)涉案车辆分布图
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5日讯(记者 周子铭 实习生 冯灵 摄影报道)合格证、发动机号和车架号,对于一辆汽车来说,无异于它的“身份标识”。传统犯罪中,汽车即使被犯罪份子盗走,通过套牌等方式鱼目混珠是无法长久的,极易被警方识破绳之以法。
然而,在如今呈现的新型涉车犯罪案件中,犯罪嫌疑人却通过侵入车辆合格证管理的相关数据库,盗取正规车辆的“出生证明”,并将之出售给盗抢车辆持有者,随后对盗抢车的发动机号和车架号进行篡改,到车管部门登记入户。盗抢车摇身一变,成了“身家清白”的正规车辆。
今日,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,近日公安部破获了一涉及制贩车辆假合格证假发票、走私机动车等多种违法犯罪行为的特大涉车犯罪网络,并开展集中收网行动。截至目前,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31人,破获案件301起,缴获涉案车辆425台,挽回被害人和企业经济损失9814万元。而牵出这起涉及全国31个省市的“盗骗改洗销”专业盗骗汽车团伙和特大网络犯罪集团“现行”的关键线索,来自于四川宜宾临港公安分局接到的一个报警电话……
细心买家发现二手车破绽 报警后牵出重大线索
2015年12月31日,四川宜宾的一家汽车贷款公司内。男子周某准备售卖一辆轿车,业务员小张在对车辆进行检查时,发现该车的发动机号和车架号都有明显被打磨过的痕迹,加之周某只能提供车辆的合格证,没有其他任何手续。凭借多年从事车辆交易的直觉,小张怀疑该车存在问题,甚至有可能属于被盗车辆,遂将周某扭送至宜宾临港警方。
接到报案后,临港警方迅速展开调查,经过核查确认,发现周某售卖轿车的发动机号、车架号确实已被篡改,并核查到该车系一个多月前,成都市成华区的一辆被盗车辆。见事情败露,周某交代,这辆车是一名叫刘某辉的男子委托他帮忙售卖,警方顺藤摸瓜,在刘某辉经营的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中,发现了8辆汽车。经过核实,竟然有5辆为被盗车辆。其中一辆本田雅阁轿车已被刘某辉等人篡改了车架号、发动机号,并从网上购买了车辆合格证和发票,在宜宾市车管部门上户,摇身一变成为合法车辆。
这起突然出现的新型涉车犯罪,引起了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的高度重视。刑侦局情报中心通过集中研判,将该案与我省广元、遂宁、绵阳等地公安机关侦办的3个犯罪团伙并案侦查,发现了一个集盗抢骗、改洗销为一体的犯罪链条。2016年4月5日,省公安厅将其列为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(代号“405”专案)。
本网(平台)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 |
(原标题:一个电话挽回近亿损失 涉31省市“盗骗改洗销”大案破案)